参观学校有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学校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学校有感1“相信学生是最高师德”。听到这样前卫的教育理念,我想你一定会感到言者有些夸大其词,甚至有点危言耸听的感觉吧。不瞒您说,当我听到这样的理念时,我一时半会也没有完全接受。那么这样超前的理念究竟出自谁之口呢?——他就是江苏省昆山市前景学校董事长张雷先生。
我们早就对前景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有所耳闻,4月12日,我们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科研与培训部査祥生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昆山市前景学校学习参观。
上午10点左右,我们到了前景学校。刚刚下车,热情直爽的张董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经过简单的交流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好奇的目光走进了前景学校的课堂。
这是一堂原滋原味的家常课。授课教师提前没有做任何准备,而且是我们临时安排的。据任课教师介绍,这是一堂汇报展示课。综观整节课,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情绪高涨——尽管听一课的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但是这里的孩子始终旁若无人,丝毫不受外界影响。更让人惊异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生成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资源,整整三块大黑板全部写满了来自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有词语积累、有顺口溜、有自编诗歌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他们自编自导的课本剧。无论是表演还是小组汇报或是小组互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学习带来的快乐与自信,而老师除了课前布置任务之外,其余时间基本处于“隐身”状态,就是偶尔出来评价几句也是站在学生中间。见此情景,我突然想起了刚刚在该校楼梯口处看到的一句口号:“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在我看来,这句话用在眼前的课堂是再合适也不过了!
听完课后,张董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接待我们。席间我们不知不觉中又与张董聊起了有关高效课堂的话题来。张董侃侃而谈,言辞之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对高效课堂的独到理解。尤其是他对学生立场的全新解读更是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与传统的观念产生极大的冲击。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把学生立场浓缩为四句话即:“相信学生是最高师德、解放学生是第一使命、利用学生是核心方法、发展学生是最终目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张董的这几句话,我们对他以及他办的前景学校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们对“学生立场”有了更直接、更全面、更丰富的解读,“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更是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下午,我们带着激动而又喜悦的心情满载而归。而张董对我们讲的一席话,还有我们前景学校课堂中的所见所闻不时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如何构建适合本校学情的高效课堂?我开始陷入了沉思……
今天的参观真是不虚此行。
参观学校有感2今天,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寒风刺骨。我们小记者们冒着严寒一路欢声笑语来到特殊教育学校。一进全国第15届爱耳护耳,健康听力活动现场,我们就受到这里热情好客的学生的热情接待。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意。虽然外面寒风凛冽。室内却春意盎然。活动中我们听了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和株洲日报社的代表讲了话。使我们明白了减少噪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从享受有健康的听力。没有听力,语言交流无从谈起。
我们学生正处在语言的形成期,因此保护听力,尤为重要。
对于我来说:减少噪声,保护听力,健康用耳,从我做起。我建议小学生们不去噪音大的卡拉OK厅,歌厅。平时在家开电视机,录音机,一定要在40分贝以下。不影响他人也不影响自己的健康环境。保护听力。
今天参观特殊教育,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我们要向那些听力有残疾的学生学习。虽然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但是他们自强,自立。他们的手工,剪纸,绘画都特别棒!我要刻苦学习。长大以后当一名医生,治好所有听力不好的人。
参观学校有感311月16日下午,老师带我们几个学生代表去参观学校食堂。
食堂正门上面有两个A级单位的奖牌。我们来到食堂后门,看见食堂的工作人员在精心准备住校生的晚饭。老师告诉我们:他们从中午11点要忙到晚上10点,早晨五点半就有两位工作人员去菜场买菜,他们真是辛苦!
走进食堂备餐间,只见有六台大锅整整齐齐地排着队。锅上的铲子可真大,就像一个个芭蕉扇。旁边放着两个像冰箱一样的东西,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用来蒸饭和消毒餐具的。
我们来到平时吃饭的地方,这里一排排桌椅干干净净,排列得整整齐齐,地面也是一尘不染。
最后,老师带我们去看了看我们吃剩的饭菜,真多啊!足足有200千克,太浪费了!
我们全校师生共有3000多人,一顿要吃掉700千克的饭菜,食堂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准备这么多人的饭菜,还要清洗、消毒餐具、打扫食堂的卫生……真辛苦!
我们都知道“粒粒皆辛苦”,粮食种出来不容易,烧出来也不容易,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每一粒米饭,每一份菜。
参观学校有感4"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天津普育学校梁峰校长如是说,"课堂改革不是天天新花样,坚持应该坚持的比创新还重要". 20xx年6月6日—7日,我有幸参观了天津市历史名校——普育学校,聆听了天津普育学校校长梁峰关于课堂教学的讲座,受益匪浅。北辰区首届名校长、特级校长梁峰是一个既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名校长,他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以人为本,彰显人的个性。以人为本渗透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清净儒雅的校园 浸润人文气息
走进普育学校,让人耳目一新。绿树环抱,曲径通幽,环境优美。学校整体的建筑风格以江南的徽派建筑为主,灰墙饰白、钢梁连通。既有古代书院的幽静,又有现代学校的气派。置身其间感受到一种"当院竹叶,半尺芙蓉"的儒雅境界。"校园十景"尽显典雅、简约之美。教室里、走廊上、楼梯角,总会有开架的图书相伴;阆仙文苑、阅读大厅、万顺书院、教工书吧,简约的装饰映衬着满目的书籍。我想:置身其间,慢慢品读,一定会是很惬意的事。"雅园产生雅意,大气成就大器". 文字诗联、思维导图,知识树等串接而成的文化长廊更是高起点、大手笔的杰作,校园文化氛围一气呵成,处处浸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无时不在对广大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染。
主人翁式管理 调动师生积极性
"教职员工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是课程建设与落实的主体。好的管理制度不仅仅束缚人,而是肯定人、激励人、开发人".在普育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力求管理人人参与,力求每一位教职员工发挥主人翁精神,形成平等的干群关系,力求形成民主管理的风气,促进学校的课程建设与落实 ……此处隐藏6949个字……话:我们生在福中不知福!既然拥有着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去学习,就应该好好学。
还记得在活动结束后,我打开了他们给我的信及自我介绍,我清楚的记着,不止一个人的爱好写的是高兴!我反过来一想,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写呢?那就是他们并不希望别人带有色眼镜去看自己。对,我们不应该带有色眼影去看待他们,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个世界上不应该有人嘲笑他们,鄙视他们!
最后,我想对他们说:上帝既然为你关上了一面门,就一定会在为你打开一扇窗!用自己的努力,造就新的自己!
参观学校有感13学校组织了一次“学雷锋”的捐书活动 ,我和其它九位同学荣幸代表我们班去了宜兴 市特殊教育学校。
我们进了校园,里面是鸦雀无声,因为 学校是专门为聋哑儿童建立的,所以教师与学 生之间是用手语进行交流,当然便没有声音啦 。我们来到了他们学校的会议室,聆听了大队 教师的发言。教师说:“他们这些学生一般都 是来自农村,生活条件很艰苦,有的还是通过 热心人的捐款才来上学的。他们生活在农村, 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少了一份娇气,多了一 份朴素和吃苦耐劳。他们虽然有的聋,有的哑 ,可却是”身残志不残”,许多学生都有特长 ,有的会陶艺,有的会画画,还有的体育特别 好。刚开始教育一年级的同学时十分困难,因 为他们不会说话,也不会手语,只能一点儿一 点儿地教他们,你们六年级时能学业会的知识 ,他们要八年才能学会,他们甚至有时男生会 跑到女厕所里去,女生会跑到男厕所里去,但 我们仍不灰心,耐心的教他们,为他们取得的 成绩欢欣鼓舞。”听了教师的话,我深深地被 他们感动了,虽然他们有生理上的缺陷,但他 们都拥有一颗纯净无邪的心灵,用心的学习,十 分快乐地生活着。接着教师把我们带到了广场 上,与聋哑人零距离接触,我们虽然看不懂手 语,但我们已有所准备,事先学会了一些简单 的手语如“你好”,“天天开心”,“你叫什么 名字”,“谢谢”等手语,让我们之间的交流 更进了一步。接着,我们来到了他们作品的展 览厅。刚进屋,我们不由得眼睛一亮,他们做 的陶艺如茶壶,水果等,画的水彩画如人物,动 物等都是惟妙惟肖!他们虽耳聋口哑,但他们 心灵手巧,做出的作品简直能和专家相比了! 我真想为他们大声喝彩!
只要我们人人奉献出一点儿爱心,这些 有生理缺陷的人也能和正常人一样,可以更好 地学习,可以更快乐地成长!
参观学校有感14xx月xx日上午,我跟随学校教师一起赴xx中学参观学习。此行归来受益良多,给我带来许多教育教学的启发与感悟。
踏进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一系列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就已经让我震撼。然而在我听完两节语文课后,xx中学学生的精彩表现给我带来的震撼才更加让我佩服。xx中学的学生们仅仅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就能达到如此的阳光自信,大方有礼,敢想,敢说,敢做。如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很难想象。
(一)分组,协作,自主,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争先恐后,他们阳光自信,敢想敢说敢做,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尤其是他们的课前活动,形式多样,有对名著的赏析,课文内容的理解,美文的积累,小组成员组织有序,每个组员都有自己负责的任务,每个发言的同学都能做到声音洪亮,大方自信。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在每一堂课结束时,学生都要对这一堂课的所学进行总结。总结的角度不仅有对知识的学习,还有情感上的收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我认为这一点十分难得。
(二)精细化的管理,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品行
xx中学的每个教室的门口都有对学生的星级评比展示,最高荣誉是学校的五星级学生。每学期期末,都让五星级走红地毯到主席台表彰。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为了将所学方法和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结合自身和本班实际,谈谈我的想法:
一、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工作,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做到给学生们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要使这桶水常满常新。教师只有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知识,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从而更好的驾奴课堂,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敬佩。在两节常规课中,听了两位优秀教师出色的课堂教学,使我认识到,我还需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我们应该以一颗阳光的心态去面对每一节课。这样,师生才会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改变理念,以德促教
德育和教学是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存在,两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没有较好的德育工作,学生们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也就不能真正提高学习质量。所以,我们应该既要做好教学工作者,更要做好德育工作者。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学生在学校里处处是教育的场所,时时是教育的契机。在德育的工作中,一定要从点滴抓起,不能只限于班会,家长会,走形式化。应将德育落实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体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敢于放手,相信学生
xx中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组联动,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过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敢放手去让学生们做一些事情。现在,我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兴趣和发展还给学生,使学生们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学习虽然短暂,但我会尽我所能不断的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目前我会重点落实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课前活动。也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准备,提炼。二是在班级管理方面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星级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会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争取将所学的东西有效的与班级实际结合起来,摸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
参观学校有感15今天下午,我们和陈老师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图书馆在魁星楼五楼。图书馆分为3个地方:学生阅览室、书库和教师阅览室。
首先,我们排成两队去参观学生阅览室。走进学生阅览室,我们眼前呈现着一些可爱的桌椅和书架,陈老师说:“这里是一二年级同学常来的地方,所以这里的桌椅和书架都很可爱!”学生阅览室很大,差不多有我们的教室4倍大!学生阅览室的东面墙上写着一行大字:好的书籍是最珍贵的珍宝,西边写的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南北面都写着一个大字――静,这是在提醒我们来到图书馆一定不能大声喧哗,否则,就会影响其他同学阅读图书。这里的书都是一些很有趣的书,有《中国民间故事》、《名人趣闻》、《列那狐的故事》、《三十六计》、《上下五千年》……学生阅览室还有3台电脑,是同学们用来网上阅读的。
接着,我们又到书库参观。一进门,我就发现了2台电脑,是平时我们来借书,老师就用这2台电脑来记录的。书库有九排大书架,这些书架上的书加起来大约有两万三左右。书都分类摆放,有:文学、地理、历史、艺术、科学。文学类书籍是最多的。
最后,我们跟着陈老师来到教室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很小,还没有学生阅览室的一半大。这里的桌子是长方形的,没有学生阅览室的桌子可爱也没有它大。这里最多的老师们阅读的教学报刊杂志。
走进图书馆,就仿佛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