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生写作 > 说课稿

《力》说课稿

时间:2025-03-17 11:23:36
《力》说课稿

《力》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力》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力》说课稿1

从容说课

“力”这个字学生非常熟悉,用得很广泛,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也不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要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中所讲的力的含义.

因为力的概念对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教材以学生熟悉的体育项目为基础并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从感觉力的作用效果入手,通过探究活动得到“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结论.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得到学生容易理解的结论,难点就能突破.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实践和探究,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观察物体运动状态及形状的改变,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

教具准备

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两辆、旱冰鞋、弹簧、钢尺(或钢锯片)、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投影仪投影放大“力”字.

[师]请同学们用“力”字组词.

[生]力量、力气、能力、药力……

[生]理解力、战斗力……

[生]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

[师]“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同学们先来试试力能干什么.

二、新课教学

1.力的作用效果

[想想做做]

请三位同学分别拿着弹簧、钢尺(或钢锯条)、已充气的气球向同学们展示.

[师]请三位同学分别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同学们仔细观察,说出你观察到的现象.

[生]用力的时候,弹簧被拉长、气球被压扁、钢尺也由直变弯了.

[师]短变长、圆变扁、直变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它们的样子都和原来不一样了.

[生]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

[师]物体形状的改变我们称之为形变.形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力,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师]同学们接着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个小组,每组一个小铁球、一块磁铁.将小铁球放在桌子上,手拿着磁铁慢慢向小铁球靠近但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

[生]小铁球原来是静止的,当磁铁慢慢靠近时,到了一定距离,小铁球就会运动起来,向磁铁靠近.

[生]小铁球向磁铁靠近时,如果让磁铁慢慢离开小铁球,小铁球还会跟着磁铁跑.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请大家接着用文具盒和书做成一个斜面,按教材P31图11.4-1所示,让小铁球从斜面滚下,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

[生]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时,小铁球做的是直线运动,如果在和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上磁铁,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就会向磁铁的方向弯曲.

[生]小铁球不仅运动方向改变了,我们这一组的小铁球运动方向改变后还停在了磁铁旁边,静止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讨论.

[生]磁铁就是吸铁石,它对小铁球有吸引力,所以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力”.

[师]大家觉得这样的分析有道理吗?能不能从另一个方面去验证?

(同学们思考、讨论、试验)

[生]我们用铅笔或钢笔慢慢靠近静止在桌面上的小铁球时,小铁球就不会产生像原来那样的运动,因此,我们认为刚才那位同学的分析是对的,就是因为磁铁对小铁球有力的作用.

[师]由磁铁使小铁球运动,大家说力能干什么?

[生]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还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其速度是多少?

[生]物体静止时的(相对)速度是零.

[生]也可以说静止是(相对)速度为零的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师]因此,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从运动到静止,或者是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发生了改变,我们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磁铁使小铁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学们一起说)

[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总结同学们的实验,结合P31图11.4-2,大家说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呢?

[生]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n),简称为牛,符号是N.1 N是多大的力呢?

[投影]

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1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一个质量是40 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 N.

一般人右手的最大握力大约是560 N,左手的大约是430 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400 N,女子大约是390 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你们面前的橡皮筋或弹簧,先轻轻地拉,然后慢慢加力,注意不要拉断了.在拉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弹簧或橡皮筋的变化.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用的力越大,弹簧或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形变越明显.

[生]这说明了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师]讲得非常好.同学们拿着弹簧如果不是拉,而是压,会怎么样?同学们试试.

[生]压弹簧时,弹簧缩短了.

[师]用弹簧实验时,拉——长,压——短.还有 ……此处隐藏29895个字……明屋的这一环节,,等到知识的升华。

5、回顾反思

达标测试环节,检验学生们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小结部分,先让学生们主动总结,学生们交流,看谁的收获多,查漏补缺,让学生们学会知识的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作业布置:

作业题设计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简单而新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们都有所收获。

这时我的板书设计,一目了然。

七、设计思路

我们学校一直推行“1525高效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们。在这节课中,教师激趣诱导,情景教学;学生们探索发现,合作探究,同时加强合作交流,打造高效而有生命力的课堂。

以上是我对这一节课的看法,非常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同仁们的指点、帮助,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5

《力》说课稿15

一、教材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物体运动与摩擦力,通过摩擦力的定义、感受摩擦力让学生认识摩擦力。通过测量摩擦力知道摩擦力有大小,为下面环节准备。

第二部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经历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拉力、重力、弹力和反冲力之后引入摩擦力,关于摩擦力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为本课学习提供基础。

3、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⑴、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⑵、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三、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通过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感知静摩擦力的存在。

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材料: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钩码、100目砂纸一张。

2、分组实验材料:玻璃球10个、筷子一双、橡皮泥、棉布、线绳、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50g的钩码、一100目砂纸一张。活动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对比观察,感知摩擦和摩擦力

⑴、课件出示新旧轮胎,新旧运动鞋图片,请学生观察对比,发现它们的表皮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是什么使它们变得光滑了?

⑶、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会有摩擦现象发生?请学生举例。

⑷、15秒夹玻璃球比赛。

思考:对筷子怎样改动能在15秒内夹得更多?

⑸、小结:(课件出示)由于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教师板书)

(二)物体运动与摩擦力

1、测量摩擦力

⑴、出示鞋子请学生思考鞋子往右运动时,摩擦力会朝哪个方向?(左)

⑵、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会是多大呢?我们可以用什么仪器测量?(生:用测力计测量)

师示范,“一小格,两小格,三小格……六小格”(物体刚运动时读数)

⑶、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鞋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这是刚刚能够使鞋子运动起来的力。

2、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⑴、(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物体)这些物体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一样吗?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

⑵、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猜测。

⑶、提问:摩擦力有大有小,那么摩擦力会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让学生充分讨论,提出假设。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假设: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滑动或滚动有关系;

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被拉动的物体的轻重有关系。

⑷、教师小结:看来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我们今天先选择“表面粗糙和光滑哪个摩擦力大?”“物体的轻重不同,哪个摩擦力大?”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三)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

1、组织学生猜测: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怎样的关系呢?说说你的理由?

2、师: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时,实验中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要不同?学生交流,教师填写在活动记录纸上。

3、同学们的猜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老师今天给你们提供了一个测力计、塑料盒子(里面有两个50g的钩码)、一张砂纸。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吗?请你们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填写实验计划表)

4、实验提示。

⑴、砂纸两面的区别

⑵、正确使用测力计

5、小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

6、组织交流实验计划表,教师适时询问: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怎么改变?实验中不能改变什么条件,怎么保持它们不变?我们的实验做几次比较好?

7、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1),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8、交流反馈,得出结论: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四)研究“物体轻重不同,摩擦力哪一个大?”(整个过程放手由学生分小组独立完成)

1、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2、请同学们先猜测(物体重,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3、请学生谈谈实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不改变的条件,改变的条件,怎么改变?)

4、请各小组独立完成实验并填写记录单2

5、生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2,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根据实验报告单反馈实验结果:物体重,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五)实践活动

1、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实验的研究,你发现了物体在运动中,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2.摩擦力既然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和物体的重量有关,那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力,使之为我们服务呢?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汽车在雪地行驶时加防滑练,工人在自行车的转轴上刷油……

3.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增大摩擦力,哪些是减小摩擦力?

学生交流。

4.做个小小设计家

张大爷家最近买了一套新房,这两天准备装修卫生间了,装修公司的老板催他把地砖买回来。请你帮他出出主意,买什么样的地砖好呢?

《《力》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