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怀念爷爷作文三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怀念爷爷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爷爷是在我初一的时候去世的,距离爷爷过世也已经三年了,每每想起爷爷,便会怀念起爷爷写得那一手好字,怀念起爷爷对我的训诫。
在爷爷还在世的时候,我是不喜欢爷爷对我的那些教育的,总认为爷爷太对我太过严苛了。对哥哥们却都没有像对我那样严厉,让我错以为爷爷是不喜欢我这个孙女才会这样对我的,直到爷爷去世后,我又长大了一些,懂事了一些后,我才知道爷爷那些训诫是真正爱我的表现。不然也不会现在我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而哥哥们长成了调皮捣蛋的小伙,爷爷是看我有与他相似的天赋才把我重点培养的,不是因不爱我。
爷爷是我们那边书法院的前辈,写得那一手好字是我们这些晚辈望尘莫及的。不过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爷爷写那些字的时候是想着窗外的美景的。别人都不知道爷爷为什么可以写得那么好一手字,爷爷也并不想告诉别人这手好字的诀窍在哪里,唯有对我。他在一次握着我的手教我写字的时候,他问我在想什么,我被爷爷问得云里雾里地回答他“当然是想着这几个要写的字啊。”爷爷听完我的回答笑了,他让我尝试着在写字的时候去想窗外的美景,想那些即将消散的云朵,想那些门廊里攀援的.凌霄花,想那些小河里的游鱼,想那些最美的梦。
我不知道爷爷在说的和写字有什么关系,但我按照爷爷的指引去想那些我见过的美景了,等字写完,我发现真的比之前写的字有了大的不同,多了很多刻意练习不出的灵气,多了很多书斋里熏陶不出的灵气。我眨巴着眼睛望着有这种诀窍的爷爷,爷爷没理我,他只是继续在宣纸上写着他想写的字,而这一诀窍,我因不懂其原理而没有告诉过其他人,也就随着爷爷的离去而成了永远的秘密。
正值我们期末考试,就在考试的前一天,疼我、爱我的爷爷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的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们。就这样没有说告别就安祥的走了。当时由于我紧张的'考试,家里人没有告诉我这不幸的消息。等我考试完姥爷接住我说:要把我送老家,刹时我觉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回到家看到那凄凉的气氛我顿时一阵心酸,泪水夺眶而出,我说不出一句话,伏在爷爷的灵前痛哭起来,我遗憾的是为什么刚好赶上考试,没能让我陪到爷爷最后的那一刻。考试结果出来了,我拿到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没有辜负爷爷的期望,假如爷爷能挺得住,看到这一好消息该会多么高兴啊!
爷爷走了,给我留下的全是满脑子的回忆,常常回忆起爷爷用那宽厚的肩膀背着我去买棒棒糖、鸡腿、小食品的情景。还有我送幼儿园时特让大人费劲,必须还要大人陪着,那时爷爷刚退休这个任务他就承担下来,我坐在温暖的教室里,他却卷缩在寒风中蹲在教室门口陪着。想想我也真后悔,怎么那么会折磨人呀!爷爷却依然顺着我。后来我正式上学了,每天都是爷爷骑着三轮车送我去学校学习的,不管是在烈日下、雨雾里、寒风雪飞中都能看到爷爷安安稳稳地站在学校门前等着接我的身影。
唉,爷爷,愿你在天国,能过的幸福吧,娇婷也无能为力了。假如我是天使,我会用魔法给你第二次生命;假如我是泡泡堂游戏里买了“天使召唤”的蓝妹妹,我会使用这个道具,救活你,假如……爷爷,娇婷想你了,我真希望您能回来,爷爷……如果一切可以再重来,回到我和爷爷相处的那几年,我将用生命去珍惜它。哪怕只是一分钟,我会对爷爷说:“爷爷,我爱您!”
爷爷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每当想起他,不由我热泪盈眶,浮想联翩,爷爷的音容笑貌始终浮现在我的眼前。
爷爷终年八十三岁。他个子不高,也就一米六多点,一直剃着光头,是个典型的农民。从我记事起,就没见他睡过一个懒觉,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床,手里提着个围灯,打扫庭院,喂猪喂羊,积肥垫圈,准备工具,下地干活,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要求全家也是这样,他规矩大,家法严,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睡懒觉,用他的话说就是: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在他的带动和督促下,我们全家都没有睡懒觉的习惯,记得小时候我和弟弟睡懒觉都有过被他从被窝里赤条条拽出来放在地上醒盹的经历。爷爷早晨起得早,晚上睡得晚,再干一天活,自然就疲劳,我记得他每天吃完饭后,不知不觉就能睡上一觉,最多十分钟,那时还觉得他挺能睡,现在想起来才明白他那是累的,太疲劳了。在农村,每逢阴天下雨是人们最清闲的时候,或睡觉,或娱乐,可我就没见爷爷闲下过,他常说:晴天有晴天的活,阴天有阴天的活,玩能玩来啥?
爷爷的农活在我们村首屈一指,是远近闻名的庄稼把式,提耧把簸萁无所不能,打场赶车无所不会,什么节气种什么庄稼无所不知,积肥打药养家畜无所不通,栓绳系扣无所不行,为此全村谁家有处理不了的农活都爱找他,他也从不推脱,总是尽心尽力帮助别人,全村人也特别敬重他,因他兄弟排行老三,所以全村不管辈分大小都尊称他为“三爷”。
爷爷古道热肠,扶贫帮困,他会厨师手艺,在世时村里的一切红白事都是以他为首操办,一个事下来最少三五天,从来就没要过一分钱报酬,不光不要报酬,还要往里贴钱随份子。他厉行节约,从不铺张浪费,能省的则省,穷富一样对待,再穷的户他借钱给人家也能把事办圆满,在最后办一件喜事时,因年岁已大,用刀切肉时不慎将手切破造成感染,住了半月的院才治好,从此家人就不再让他出山了。爷爷在村里群众基础特别好,人们都信任他,谁家有个磕磕绊绊,打架拌嘴,邻里纠纷,都爱找他调解,我记得有好几家因婆媳或夫妻矛盾将要解体的家庭,在他的调解下重归于好。他给别人办事时总是不计劳苦,从不在乎个人得失,特别是对村里找不上媳妇的光棍家庭,他有时自己拿钱买着东西跑多少里路去给人家提亲。爷爷的付出得到了人们的.回报,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我家就爷爷和我娘干活(爸爸在外工作顾不上),有些力不从心,有很多活都是乡邻自发帮着干完的。
爷爷很善良,乐善好施,特别是对弱势群体,他都能及时伸出援手,给人力所能及的帮助。记得小时候,经常有要饭的到我们村,每当要到我们家,在我们生活也特别艰苦的情况下,我爷爷总是多给人家点干粮或咸菜。有一年,寒冬腊月,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小姑娘来我们家要饭,两个人冻得瑟瑟发抖,我爷爷见状急忙把两人让到屋里,点上火盆,拿出皮袄给小姑娘披上,又吩咐我娘赶紧熬粥,热干粮,炒菜,让他们暖暖的吃了一顿,临走又让他们捎够一顿饭的玉米饼子,爷俩感激不已,千恩万谢,到后来他们又来过几次,爷爷还是照常对待,爷爷还针对要饭的给我们家立了一个规矩:不准养狗。对待外人这样,对待族人也是如此,我们家在村里是个大家族,有很多出了门的族人和娘家没有人的外嫁姑娘,回村来一直把我们家当成落脚地,爷爷总是嘘寒问暖,热情招待,住多少天算多少天,我们吃啥他们吃啥,甚至比我们吃的都好,逢年过节,爷爷总是派我和弟弟到这些人家拜年看望。我二爷爷一家(我爷爷的二哥),膝下无子,且两口子常年有病,不能劳动,爷爷就叫我爸爸把他们接到家来跟我们过,直至养老送终。我家后邻住着一个精神病人,他发起疯来见人就打,逢人就骂,但一见着我爷爷就特别老实,可能是我爷爷经常接济他的缘故吧,记得有一年,他住的房子因雨大塌了房顶,他的亲弟弟根本就不管,是爷爷请求生产队派人给修好的,每到过年,爷爷总要吩咐给他留着饺子,并亲自给他端过去,爷爷总说:疯子也要过年呀。
爷爷既聪明又精明,善研究,木工和瓦工活都难不倒他,他做的农具比买的都好用,他会绑笤帚,织苇箔,编花筐,还会一手祖传的手艺:打石磨。那时没有机磨,做豆腐,磨面都用石磨,我爷爷就是做石磨、改石磨、修石磨的行家里手,十里八村的都来找他。那时生产队是不允许干副业的,爷爷就和我娘早晨早早把打磨用的凿子用煤火烧过后再淬火,准备妥当以后,爷爷利用晚上的时间再去雇主家干活,那时打一盘磨4块钱,管一顿烙饼炒鸡蛋,烙饼炒鸡蛋他舍不得吃,总给我们捎回家来打牙祭,这样,通过爷爷耍手艺挣来的钱补贴家用,我们家在全村家境是最好的。爷爷过日子很会打算,他常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并要求全家:吃饭穿衣亮家当,做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经过爷爷的精打细算,我们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爷爷的慈爱和教诲是我终生难以忘怀的,我娘在七十年代末因做节育手术被庸医割坏了膀胱,那几年除了住院就是在爸爸单位养病,爷爷在家带着我和弟弟、妹妹过日子,每天他除去繁重的农活以外,回到家来还得烧火做饭,洗衣服,喂猪喂羊,做家务,真是又当男来又当女,里里外外一把手,至今我还能感受到他做的暖袖的温暖,感受到他做的母饺子、嘎嘎汤的香甜。爷爷对我们疼爱但不溺爱,他常教育我们的一句话就是:忠厚老实常常在。在行为举止上,他要求我们: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允许吹口哨,不允许翘二郎腿,不允许说脏话,不允许穿花里胡哨的衣服,男孩不允许留长发,吃饭不允许吧嗒嘴,吃菜不允许乱扒拉。他给我们讲的狼来了,卧冰求鲤,割肉救母,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鞭打芦花的故事至今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爷爷家族观念,亲情观念特别强,每年过年,他都要率领着全家族的男人和孩子到每个先人坟上放鞭炮,点香纸祭祀,并讲述先人的历史,教育后代莫忘先人的功德。
爷爷的一生是勤劳、节俭、朴实,善良的一生,他老人家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将影响我们一辈子。我祈愿辛苦操劳一辈子的爷爷在天堂安息,祈祷爷爷保佑我们全家健康平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