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周记模板七篇
转眼间,岁月匆匆,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周记了。我们该怎么写周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周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我要给小鸟颁奖。
我要给小鸟颁的第一个奖是:“唱歌冠军奖”。特发此状,以资鼓励。因为我记得有一天早上,我从床上一咕噜的爬了起来,我就听见小鸟在门口枝繁叶茂的常青树上唧唧喳喳的唱歌。小鸟唱的歌真好听!它的歌跟唱歌冠军一样好听,简直是无与伦比,听的我快要陶醉在它那美丽的歌声里,上学了,我仍然呗小鸟的歌声陶醉了。
我要给小鸟颁的第二个奖是:“最佳闹钟奖”。因为有一天早上,我想六点半起床,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六点半,正当我束手无策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嘻嘻!每天早上当小鸟叫的时候,就是六点半了。于是我在被窝里等小鸟叫,过了一会,小鸟叫了起来,于是我像风一样穿上衣服起来,结果一看,钟表上显示的是六点半,我想:小鸟“闹钟”可真准!所以我给小鸟们颁一个“最佳闹钟奖”。
我再给小鸟颁“最佳捣蛋奖’,因为有一次我们腌了一条鱼,我给他放在晾衣架上,我就去上厕所了,可是当我一转眼看咸鱼在不在的时候,咸鱼就被小鸟叼走了半条,我一看,窗户露出了一个小缝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我还有许多奖,等下次再颁吧!
今天,在小桔灯的课堂上,我们上了一节非常有趣的活动课,是老师让我们吹泡泡。
我们准备好了泡泡水和吸管,老师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最后老师点王一楠上去,他鼓着腮帮子使劲吹,可是一个泡都没有吹起来。老师又点我,我轻轻一吹,就吹了一个 非常大的泡泡,同学们羡慕极了,我心里美滋滋的。然后老师又点了张紫雨,她吹了一个大泡泡,心里特别高兴,正在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泡泡炸了,弄得她满脸都是泡泡水,我们在下面捧腹大笑。
最后,老师让全班同学一起吹,吹得满屋子都是泡泡,飞来飞去,五颜六色,十分美丽,就像到了海洋世界,我仿佛看到了许多小鱼在游泳,泡泡就是海水,我们就是小鱼,我们在海洋里自由自在 地游来游去,老师就像鱼妈妈,我们在鱼妈妈的带领下快活地成长。
通过上活动课,我明白了,干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吹泡泡也是一样的。这次活动课不仅让我们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一转眼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过去了,即将踏入新的学校、新的校园生活;即将面对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自己的小学同学不知去向,不知以后还能见面不。对于学校就算是环境再好、设备再先进,它也比不了我心中的.母校,我有一千个一万个不舍、不想离开她。
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变成一个懂得许多知识的我们,我们一起经历过了很多事情,从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友谊也慢慢的在你我他中间产生了。友谊是个很美好的东西,可现在它现在要离我们而去,每当我看见毕业照,总会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真诚多点,浮云少点,爱心多点,假货少点,幸福多点,分离少点。同学们,再见了,我亲爱的母校,虽然我们现在报答不了您对我们六年的哺育,但是我们会用我们的成绩来报答您的!
1、跟班的语文老师几乎没能想她学习什么,问及她听课后的感受,她只是说,觉得可以,声音小了些,两周下来,给我的感觉便是:她在剥削劳动力。
2、没有跟跟班的语文老师商量时间,连续两节把一个新课讲完,虽然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收到建议是没进步的.,毕竟一点经验都没有,如果先上一个课时,给些意见和建议,再去上第二课时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3、尝试上多媒体一定要对教案十分熟悉,因为更多时间你要学会如何控制课堂纪律,闹哄哄的一节课,真不知道学生能学了些什么!还好是略读课,而且是一首诗歌,倘若是精读课,最好还是乖乖在教室里一步一步来。
第一周 2.17——2.21
本周工作基本内容有两块:一是熟悉学校基本教学情况,二是听课。主要跟着三年级的一个班,有空也听其他年级或者其他课程的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本周学习最大的感触。上学期在陈乾峰老师的教学实训课堂上看来很多同学的模拟讲课,觉得挺容易,但到了小学英语课堂一看,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至少就我而言,把小学生想得太简单了。实际教学中常常要用到所谓的教学机智,而课堂模拟中,我们常常把小学生想得很“简单”。可以说,小学生是思维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才刚刚进入学校这个小社会,还没有被条条框框完全束缚;他们出生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因而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思维……他们并不是以前的我们!
关于听课。同样是小学课堂,以前是听课学新知识,现在是听课学“本领”。角色转换间,感触也转换了。坐在教室后面,有些许喜悦与兴奋,也有些许对未来感到的压力。虽然准备考研时看了很多教育类的书,但是真的要在实际中运用我还太嫩。听了有经验教师的课,有两个感想: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比我想象的要有趣;上好一堂课真的要花心思!
总而言之,若踏上教师这条路,那必定任重而道远!
第二周 2.24——2.28
第二周的工作与第一周大致相同,还是听课积累经验阶段。但因为与学生慢慢熟悉了些,私下与学生的交流增多了,这倒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原本看不到的问题。最明显的是,我所认为的课堂有趣或者应该改进的环节(即使我试图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总会同学生有些偏差。还有,帮学生解决疑问时,我试图用我觉得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方法讲解,他们还是觉得复杂。看来对小学生各阶段的知识水平太不熟悉。如此说来,即使不上课,也要好好“备备课”。 这周让我觉得比较有趣的是跟孩子一起出了一期英语板报。初中时候当了三年的宣传委员终于派上了用场。一来出板报是我喜欢的事,二来跟学生交流想法很有意思。
虽然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但是每天的充实让人踏实。
第三周 3.3——3.7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已经三周。这周有两次讲课的机会还蛮让我兴奋的。虽然以前周末兼职过剑桥少儿英语,但跟小学英语教学还是有差别的。剑桥英语每次课的授课内容很多,容易走上“赶进度”的歧途,高年级的学员会觉得负担重甚至无趣;而小学英语每次上课的内容较少,重点突出,每次课要掌握的内容比较精简。小学英语的'备课关键在“趣”。内容少所以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让课堂充实而不空洞,而多次重复并做到让人不生厌恶之感便是最好。从在职教师的课堂听课过程中还是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技巧,有些被自己忽视或看轻的使用小技巧还是值得重视的。
第四周3.10——3.14
纪念实习一个月。总算体验了一个月的“社会生活”。虽然还是在学校里,但已不是昔日的孩子,必须逼迫自己长大,然后学会承担。比起以后真正工作,实习的人性之处在于有师傅教你,在于即使犯错也还有可以被原谅的借口。
一个月虽然只是短短的开始,但工作中的种种辛苦亦能窥见一斑。以后的路还很长,须知,如果选择,务必坚持!老师这个职业真的是很能体现个人思想觉悟的一个行当。即使你不是共产党员,你也必须凭良心做事,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教书育人真的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点滴付出的积累,收效却会让人震惊!当罗素说知识,爱,同情心便是我他生活的动力时,我觉得支撑一名教师走完职业生涯的主要动力必定不会是金钱。如果一个教师可以完全凭着对金钱的追求走下去,那他必定走得很辛苦。即使物质收益乐观,精神收效也不见得能与之成正比。若想走得远,必定不能有太多包袱,而放下包袱的关键在于自己本身。希望若干年后,若我真的是一名教师,还未能忘此初衷。那样,我才能在回顾点滴时,淡然而笑。这便是踏实的幸福。
第五周 3.17——3.21
本周最大的感想是,信任,不仅仅是相信对方没有欺骗,更重要的是相信对方可以做到!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大抵在于此。以前兼职剑桥少儿英语培训时就有这样的感想,所以也就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态:学生、家长、老师的心中都有一股“地心引力”,如果大家都觉得孩子不是块好料,那孩子的发展必定不尽如人意。但当三方引力都朝着正能量的道儿上走,那孩子的路就不会太差。
很多时候家长会跟老师说:我家孩子很调皮啊,不太听话,您要多费心了!不巧的是,老师也会回应:好的,我会多注意他,给他单独安排座位。听到这些我就会有点感伤。首先,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在老师还没有接触这个学生前,家长给出这样先入为主的暗示是否会影响老师今后对孩子的态度呢?家长这样说就真的有利于自己孩子么?再从孩子的角度说。谁不喜欢听表扬?孩子当然是最喜欢的。那么家长在说这话时,当着孩子的面就更不好了。孩子会不会想,反正妈妈和老师都觉得我不乖,那我还有改变的必要么?或者,我还能改变他们的坏印象么?如此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可以对多方产生不算积极的心理暗示。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多些信任吧,信任是对孩子而言最幸福的拥抱。
如果家长真的很想向老师反映情况,我觉得不是不能如实反映,是不是跟老师商量双方的“对策”会更好?当面给孩子难堪,或许是家长的无意,或许是中国人的过分谦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提醒自己,孩子的心到底还是脆弱的,再倔强的孩子也不是真的“坚强”。
第六周 3.24——3.28
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很好奇来听课的到底在听些什么?他们早就知道的知识怎么还用得着听呢?现在想来,听课对一面教师而言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是学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有效途径。看着自己这几周来听课的笔记,感觉满满的都是财富。上学期教学实训课上听各位同学模拟讲课,学习的是被架空了的教法,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个人认为,初来乍到的我们,在实训课堂上即使模拟了老师的讲课过程,也没法模拟学生那五花八门的反应!所以现在的听课,听的是教学机智。新老师在处理课堂突发情况时总有些手足无措,这不是专业知识不够,而是教学技能不娴熟。那么最快的成长方法除了自己积累教学经验外,学习有经验教师的巧妙智慧也至关重要。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高速发展的。这种高速发展带来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还
有人的心智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大不像我们的从前,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当下即现实,就不要总拿“当年”来说事了。
第七周 3.31——4.4
记得以前选修教育心理学时,老师给我们看了段李吉林老师的视频。主要讲述了李老师的情境教学法以及她悉心奉献教育的感人事迹。李老师并没有如何地惊天地,但她的动人之处在于点滴之间,她为学生考虑的方方面面。虽然她教授的是小学语文课程,但她讲述的却是做人的哲学。哲学这个词放在小学看来似乎太遥远,但李老师确能将“大道理”融入情境,融入教学,融入孩子们的心里。
语文教学如此,英语又何尝不是。好像情境教学一开始是引自英语的吧。作为教师,无论教授哪门课程,都要怀揣着对教学的热忱,对孩子的热心。李老师有句话都得很好:你为什么这样上课,要有道理,要能说出背后支撑它的理论。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理论理解为“本本主义”。其实不然,没有科学理论支撑的教学行为是站不住脚的,是无法真正从科学的角度促进孩子发展的。这么看来,对处于摸索迷茫阶段的我而言,任重道远是一个行走在脚下的词。
第八周 4.7——4.11
人们常说,老师这个行当是当下即未来:我今天在干嘛,我二十年后还在干嘛。实习这么久果真如此。所幸还没厌倦。不过要说厌倦的话,那也太没良心了。再说李吉林老师吧,她的那个视频我时常重温,每每都深受感动,她说,教育是要讲良心的。老师这个职业虽然稳定,但工资总归不是很高。如果办个黑心教育,那还能赚点。要踏踏实实做好每天的工作,良心是支撑着走下去的坚强支柱!
人们还说,随着你慢慢长大,你终将会变成你原本讨厌的那个人。是啊,我能保证我二十年后不昧着良心干活吗?那就二十年后回答吧,现在说什么也不能博得同情分的。二十年后的自己难道真不如现在的自己?还是说,二十年后不得不被社会染成自己不喜欢的颜色?二十年见分晓!
虽然实习结束了,但对这份职业的热情还在继续??
今天下午,太阳害羞的躲起来了,只剩下灰蒙蒙的天空,孤单的陪着我们大地所有万物。
就在刚才公交车上发生了一件非常感动的事情,就让我给大家讲讲吧!
刘叔叔今天在公司里忙的不亦乐乎,下班后去接幼儿园的儿子,它乘坐了28路公交车,在乘车的路程中,从高新路站牌上来一位留着白胡子驼着背的`老爷爷,上了 公交车后,站都站不稳,刘叔叔虽然浑身疲乏,但是他还是努力站起给老爷爷让座说:“请您坐。”,老爷爷点点头,微笑浮上脸颊,他夸刘叔叔是一位尊老爱幼的 好同志,刘叔叔虽然很累,但是他很快乐。
听完了这个故事,我要像刘叔叔一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同学。
“罗凯文,你怎么就吃这点呀,这那能饱呀,不行,赶快再回来吃点。”“你别在沙发上躺着看漫画了,有这时间多少作业都写完了。”“别磨蹭了,都九点半了”晚上回到家,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哪怕是厕所里,到处都充斥着妈妈的唠叨。
还记得小时候考试总爱马虎,妈妈就开始唠叨,游动的嘴唇喷出零星的唾沫星子,眉头也皱成了一个疙瘩,鼻孔忽大忽小的,像是那牛魔王吞吐着雾气,眼睛也跟着忽明忽暗,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小时候的我最怕的就是这种面孔,因为妈妈从未生过气。但是却一直唠叨个不停。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我就一直在妈妈的唠叨下成长。
初一期末考试的头天晚上。
“东西都带好了吗?可别又忘了什么……”“行了行了,我东西早就收拾好了,不用你操心。”“那就再检查检查,别等上了考场再找东找西的……”“咣”我什么也没说就扣上了房门。“真是啰嗦,明明早就收拾好了。”心里正这么想着却在我找水杯时发现了笔筒中的圆规和橡皮。
考试当天,数学考试。
当我早早的放下了手中的笔,观望了一下四周,发现其他人还在奋笔疾书这让我心中跃然升起一种成就感,抬头一看:还有一小时“先睡它一觉”我这么想着,正当我趴下的同时,耳边又回想起了妈妈的唠叨:“做完题不要光顾着高兴,检查一下总不吃亏。”想到这,我就开始检查起来,可一检查不要紧,竟发现有三道大题的结果全算错了,于是慌忙的`改正,终于在打铃前改完了考卷。
领卷的晚上
妈妈翻到了我的数学卷子,即使是满分,可妈妈的眉头又再次皱了起来“怎么搞的,大题做得这么乱,又涂又划的。”这一次,我仍然是什么都没说,静静地看着妈妈,那上扬的嘴角中吐露着期盼,眼中满是喜悦,就连那皱着的眉头如今在我眼中,也凝聚着妈妈对我那浓厚的亲情。
也许爱难以说出口,但我会把这份爱存在心头,这爱如同您的唠叨——“喋喋”不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