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1一、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比比例
意义表示两个数相除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二、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比“:”比号前项后项比值
分数“——”分数线分子分母分数值
除法“÷”除号被除数除数商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和联系
意义方法结果
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用前项除以后项一个数(整数、小数、分数)
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一个比(前项和后项)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不同点
特征关系式
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一定Y/x=k(一定)
反比例关系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乘积一定Xy=k(一定)
五、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课题:代数的初步知识(4)——比和比例应用题
复习内容知识点
按比例分配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解题策略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2、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语
课题: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
复习内容知识点
简单应用题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应用题,叫简单应用题。它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解答时要依据四则运算的定义,求其和、差、积、商
复合应用题
1、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应用题组成的,因而它的'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必须通过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才能解答。
2、解答复合应用题时,常用的思考方法有“分析法”和“综合法”
3、分析法是从应用题要求的问题出发,运用要求一个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的知识,逐步推到已知条件上,即“探果索因”的思路。
4、综合法则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到问题的解决,即“由因寻果”的思路
但在解题时,往往两种方法并用,即采用分析综合发,有时还要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答方法。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通过审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方法与解题步骤。
3、列式计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写答——检查、验算、写出答案
课题:应用题(2)——典型应用题
复习内容知识点
典型应用题典型应用题一般是指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的解答规律的应用题。教材中出现的主要有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归一问题的应用题,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解答典型应用题同样注意分析数量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总结每类典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答规律,这样可以使分析题意时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宽广。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2一、复习目标:
1、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能用来指导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3、能正确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4、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二、复习重点、难点: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性强,演算过程复杂,是分数四则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重点在通过对照、比较,弄清基本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明确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三、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用比的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进一步沟通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灵活解题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能在横轴、纵轴图里画出统计图的折线,表示出数据;能正确对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分析。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加深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学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加深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及其计算方法,能根据具体条件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3一、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53人,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改善,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已能按时完成作业。其中还有少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只好想办法争取让他们获得一定的进步。
二、复习内容及要点:
1、分数乘法
复习分数乘法和意义和计算方法,记熟单位“1”的判断方法,巩固训练简便计算;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能快速确定一个数的倒数。
2、可能性
复习时,能对生活中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确定性的描述。
3、分数除法
复习巩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 ……此处隐藏5098个字……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6课时)
这节重点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6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1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五、复习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改善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益。
2、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搞好家访工作,加强住宿食生管理,协助做好家庭辅导,建立后进生档案,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抓两头,带中间。
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编排体系及意图,把握单元,期末,升学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4、认真备好案,上好课,向40分钟要重量。搞好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三个为主"(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课堂上要加强训练力度。
5、做好复习巩固工作。上好复习课,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每复习一个小节,小考一个小节,及时反馈信息。找个别学生谈心,一是了解思想动态,二是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6、每复习一个单元,认真严格考核,各科要协调一致。达到统一进度,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要及时批改,评讲。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8期末快到了,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好中小衔接准备。
二、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三、复习方法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
1、 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特别是六(4)班,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整体复习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书上总复习)
1、分数乘、除法及其四则混合运算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3、百分数及应用题
4、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讲练结合(期末特训)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习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百分数的意义与纳税、利息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复习计划, 期末
文档为doc格式